农业部兽药GMP验收通过企业

0755-89702966

Industry leader

新闻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猪高热病辨证认识与辨证施治

欢迎关注华泰微信公众号

信息来源:本站 日期:2015-05-25  

0

现代兽医学认为,猪高热病为猪瘟(HC)、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PRV)等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嗜血杆菌(HP)、链球菌(SS)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而且,不同的季节发生的高热病的病原不同,不同的地方发生的高热病的病原也不同,采用西医或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无论是药物还是疫苗)很难取得确切的效果。然而,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中兽医医药在治疗猪高热病方面,具有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的优势,本文就猪高热病从不同的中兽医基本理论角度加以分析,以供业内朋友参考。

1、运用六经辨证理论认识猪高热病

六经辨证即以六经病证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概括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用以说明病变部位、性质,正邪的盛衰,病势的趋向,以及六经病证之间的传变关系。六经病证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从病变部位上讲,六经病证中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从病变的性质与邪正的关系看,六经病证中三阳病多热,三阴病多寒;三阳病多实、三阴病多虚。六经病证传变规律有传经、合病、并病、直中等。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两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合病;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他经证候的,称为“并病”;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经中阴经,表现出三阴经证候的为“直中”。除此之外尚有里邪出表,由阴转阳的传变方式。就猪高热病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等症状为太阳病证中的温病,防治可用中宝银翘散(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生甘草等);便秘、腹满而痛等症状为阳明病证中的阳明腑证;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以及解剖所见肝脏肿大为少阳病证;食欲废绝以及解剖所见脾脏肿大为太阴病证;解剖所见肾肿大、脾脏肿大,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炎症为少阴病证。共含太阳、阳明、少阳及太阴、少阴五经病症,以三阳病症为主。

2、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认识猪高热病

卫气营血辨证是应用于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施治方法。它概括了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及其病理表现,其相应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证候。卫分证病变多涉及肺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响胸膈、肺肠、脾胃、胆等脏腑组织,营分证候多关系到心与心包络,血分证病变多耗损肝肾阴血。近年来对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的研究认为,温病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划分,与西医把疾病过程分为前驱期、明显期、极盛期、衰竭期四个时期是一致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一般是由卫分到气分,进而发展到营分、血分者,称为顺传,而是由卫分证直接陷入营分证者,称为逆传。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营分、血分;或由卫分直接传至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传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有不同阶段的证候相互交织错杂的表现,如卫气同病、气血两燔等等。就猪高热病临床症状来看,发热、咳嗽等为卫分证,发热、尿黄及咳喘气粗、胸痛等为气分证,斑疹隐隐为营分证,出血、斑疹紫黑为血分实热证,防治可用中宝蓝耳康(主要成分:地黄、黄连、栀子、黄芩、连翘等)。卫气营血四证俱全,以气营分证为主。

3、运用温病三焦辨证方法认识猪高热病

三焦辨证是根据《内经》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总结而成。三焦辨证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三个阶段,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的病变,属温病的初期阶段;中焦病证主要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病变,属温病的中期阶段;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的病变,属温病的末期阶段。其传变有顺传和逆传。所谓顺传,指温热病邪经由上焦、中焦、下焦的由上至下的传变,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过程。所谓逆传,指温病邪由肺卫而传入心包者,说明邪热炽盛,病情危重。三焦病证亦可由上焦传入下焦,或初起即见中焦病证;还可见上焦中焦、中焦下焦,或上、中、下三焦病证同时出现。就猪高热病临床症状来看,咳嗽、高热等邪犯肺卫证为上焦病证;壮热、恶热、大便秘结等肠道热结证为中焦病证;身热、神倦等真阴不足之象为下焦病证。上、中、下三焦病证俱全,以中、下焦病症为主。

4、运用寒温统一理论认识与防治猪高热病

中国传统医学寒温统一理论是指:将六经辨证理法与卫气营血辨证理法以及温病三焦辨证理法有机结合以辨治急性流行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的一套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方法。在具体辨治时以其中一种为主,同时辅以另外两种或其中以种辨证理发。应用寒温统一理论辩证猪高热病时,当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同时辅以六经辨证,将二法结合运用,对该病进行分析、辨别、论证和治疗。传统中兽医理论认为:猪为水畜,性喜阴湿卑下之地。一般不易受风寒湿邪袭扰,一旦受虚邪贼风、暑热燥寒等外邪侵袭,则常兼湿邪且病多沉重,往往表现为六经病症“合病”或“并病”、“卫气同病”或“气血两燔”、三焦病症同时出现。此外,猪皮下脂肪肥厚,腠理紧密,汗腺不发达,一旦感受寒邪,表散驱逐较为困难,且极易化热并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口渴喜饮冷水,皮肤潮红,精神萎靡,食纳呆钝。邪热内迫营血则血离经不循常道,出现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内闭外脱、阴阳离绝而死亡。

高热病正是猪受暑热湿邪侵袭而发生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高热等特点,属于传统兽医学温(疫)病范畴。发病之前一般都会有天气骤变,气温突然下降的情况,猪体先已内蕴湿热,一旦受凉,使原本就十分固密紧闭的玄府腠理更加闭郁不宣,出现寒包热证候,此际为猪高热病的卫气阶段,可及时用解表法散寒透热,开宣玄府,逐邪外出。太阳证用大青龙汤,少阳证用小柴胡汤,阳明证则需用大剂量白虎汤或人参白虎汤加味。同时,还须根据湿邪之寒化热化情况,酌加化湿燥湿之品。湿邪热化可用黄芩、滑石、法夏、陈皮、竹茹、白寇、通草、淡竹叶、连翘等。卫气阶段十分短暂,必须抓住时机及时用药,时机稍纵即逝。在猪高热病的气营证阶段,可见皮肤潮红,呼吸急促,高热,喜卧阴湿之地,烦躁不安继而精神委顿,或可见喜饮冷水,不欲食饲料。此时可用辛凉表散之品如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黄芩等以清气凉营、透营转气,通调大便以退阳明腑实热,在清气退热的同时加入凉营之品,防止热毒进一步内陷营血;即使热邪入营以后,也须在清营药中参以透泄之品分消其邪,使营分之邪热转出气分而解。到猪高热病的营血证阶段,可见四肢、皮肤出血斑,提示内脏已广泛出血。此时急须凉血散血,以清血分毒、散血分热、化血中瘀、止妄行血。可用清营、清宫、犀角地黄汤等合导赤散化裁,使入营之邪热从小肠经小便而出,同时通利小便以去太阳(经)热。温病三宝之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因价格昂贵,与兽医临床无缘,但可用有类似作用之新研发的众多的兽药产品。

应当指出,由于动物无法交流自身感受以及其耐受性强的特点,导致动物一旦发病即在气分或已入营血的情况特别严重。临床中此病传变十分迅速,往往上午发现减食,精神委顿,到中午就皮肤潮红,烦躁不安,晚上则已卧地不起。因此,用药时要有预见,在证型分类上,不能机械地按卫、气、营、血划分疾病所处的阶段。不能按部就班用药,要抢先一个阶段用药。而最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是,加强饲养管理,根据中医四季保健原理,投药调整畜体正气至最强,以抵御疾病侵袭;也可根据中医运气学说预测结果,结合季节、气候与天气、地理环境和地区疫病流行情况,适时投药加以预防,把疾病扼杀在卫分证阶段或之前。


本文引自《赛尔兽药与养殖》,转载请保留署名,并注明出处。

0755-89702966

0755-89701038

咨询邮箱:462412@qq.com

传真号码:0755-89702966

邮编号码:518112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上李朗村茶山工业区六栋

Copyright © 2008-2015 深圳市华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2048542号  技术支持: CTMON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2586号

手机二维码

手机二维码